新聞中心
聯系方式
科技賦能 綠色發展 共話城鄉建設美好未來(三)
話題5 讓城市更“聰明”更安全
把握城市每一次脈搏跳動的市長指揮廳、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的高新技術……在城博會上,讓城市更“聰明”更安全的前沿技術精彩紛呈。
指揮廳里管全城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由于涉及部門多,經常會因為部門間信息不暢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在城博會的視覺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XR(Extended Reality,擴展現實,AR、VR、MR等多種形式的統稱)市長指揮廳展區,參展商運用新科技為城市安裝智慧“大腦”,讓城市自己學會“思考”。
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在指揮廳的觸摸沙盤上,一張北京地圖鋪展開來,一旦遇到突發事件,通過放大、點擊地圖上對應街區便可獲知具體情況,迅速實現事件的分級響應,并按權屬快速分發。
“觀沙盤、察城郭”的實現依托于5G技術和覆蓋全城范圍的電子政務網絡。通過城市智能監控系統與各部門間互通有無的網絡系統搭建起城市綜合治理的“一張網”,提升城市管理問題和群眾需求的感知響應能力、突發事件和疑難問題的指揮處置能力、城市運行趨勢和治理規律的預測掌控能力。
氣象工作站、水利工作站、醫療工作站、財政工作站、民政工作站……指揮廳內,城市管理涉及的各部門匯聚一堂,通過統一的業務平臺,形成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指揮廳利用集中的信息資源實現閉環管理,促進跨部門的業務協作。指揮廳在匯集各類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可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抽取其中的重要部分進行信息重組,為城鎮管理提供動態化、持續性的信息支撐。
在指揮廳的中心,一個圓形講臺為統籌管理各部門提供便利。在圓形講臺的一側有一個利用XR技術制作的玻璃屏幕,不僅可以作為白板進行書寫,也可以實時投放各地的視頻畫面。整個指揮廳的曲面墻壁實際是超大環繞式巨型投屏墻,可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無縫轉換的“沉浸感”體驗。
內澇治理有方案
一場暴雨,讓城市里的許多路面成了“汪洋和池塘”,昔日小城搖身一變成了“東方威尼斯”。城市內澇不僅會影響市民出行,還會增加安全風險、造成人身傷亡。在展會現場,諸多企業展出相關技術,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方案。
在北京建筑大學展區,雨水口流量計、小流量堰流流量計、初期雨水棄流裝置、行星攪拌機,四大技術解決排水管網監測、雨水計量等難題。
在雨季,雨水是個煩惱;在旱季,雨水又是個寶。如果讓城市變成一塊海綿,下雨時吸水,無雨時放水,那么城市內澇與干旱缺水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計量雨水流量與監測雨水水質是雨水控制利用的技術基礎。雨水口流量計是排水管網監測系統建設的重要一環,通過它可及時獲知路面是否有積水、排水是否正常、管道是否堵塞等道路情況,對城市排水管網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雨水口流量計依據流體動力學原理,根據射流沖擊力與流量成正比的規律,測出落入雨水口水流的沖擊力即可換算出雨水口流量。
如何計量小流量雨水是雨水測量的一大技術難題。通過曲線堰下開口窄的設計,小流量堰流流量計在小流量雨水下也可獲得大的水位數據,實現有效計量初期雨水。當雨水流量較大時,小流量堰流流量計開口會迅速變寬,保障順暢排水。
初期雨水污染較重,不宜直接利用,較為經濟的做法是將初期雨水排放掉,稱之為初期雨水棄流。初期雨水棄流裝置的運行原理是用雨量計計量降雨量,并將雨量信號輸入控制器,根據內部給定的函數關系計算和判斷,控制電動閥門的啟閉,進而控制雨水流向雨水排放管路或是進入雨水收集池。
會呼吸的路面可以吸收雨水、減少地表徑流,同時涵養地下水、改善城市微氣候。雨水落地后滲下去、留下來,離不開滲透性強的地表鋪裝。而透水性材料的生產又離不開液相混摻能力強的液下攪拌機。
相同功耗下,行星攪拌機的液相混摻能力可達普通液下攪拌機的5倍。行星攪拌機得名于其運行模式,攪拌機順時針轉動產生推流并形成反作用力,推動其自身繞軸逆時針轉動,類似于行星的自轉與公轉,故稱行星攪拌機。在行星攪拌機運行時,可將藥液、空氣、添加劑等添加物通過空心軸注入,并隨水進入攪拌器葉輪。添加物經高速混合攪拌又大范圍回轉擴散進入水體,完成高效傳質過程。
話題6 智慧停車
解決“停車難”問題,需要更完善的停車設施,需要更智慧的停車管理,需要更便捷的停車體驗。在城博會的智慧停車展區,許多企業的產品展示受到關注。
機器人讓停車“立體”起來
以北京南站北廣場西北側的地面停車場改造項目為例,將原來的地面停車場改造成一個6層立體停車樓,屆時提供的停車位將從原有的100多個增加到400多個,提高了空間利用效率,增加了車位。
在某企業展位,一臺雙層升降式智能停車機器人正在演示如何智能泊車。任意方位靈活移動的全向輪可以平穩地轉向;車身結構上負載著超薄式汽車搬運器,機器輕盈地轉向并把汽車穩穩地托舉到二層放入對應車位,全程基本沒有噪聲。
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具有節省占地面積、充分利用空間、改善市容環境的優點。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是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這種設備形式多樣,規??纱罂尚?,對場地的適應性比較強,可根據不同的地形和空間進行任意組合、排列,造價相對較低,但也存在著空間利用率不夠高、存取車不便、鏈條牽動運動過程中具有傾斜墜落風險、高頂車無法進入等缺點。
針對這些缺點,雙層升降式智能停車機器人的研發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產品負責人介紹說:“這款機器人是今年前半年剛研發出來的,主要是想替代雙層升降和簡易升降設備,把以前的半自動停車庫改造成全自動停車庫,目前還沒有廣泛投入使用?!睋榻B,建筑層高只需 3.6米即可安裝此套設備,節省高度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多臺雙層升降式智能停車機器人在存車過程和取車過程中可協同作業,成倍提高連續存取車效率。
智慧引航 讓停車簡單又安全
據介紹,基于AGV(全自動搬運機器人)、激光導航等技術,搭載的調度系統和物流管理系統以及5G網絡,可以對整個停車庫實現智能化的操作,提升停車體驗和實用性。展位工作人員這樣描述智能化停車的全過程:“停車時不需要倒車入庫,直接正向開進去,機器進行搬運泊車,整個車庫實行密閉式管理,可以提前預約存取車。如果想在5分鐘后或者6分鐘后取車,預約之后,機器可以準時將車送到出入口?!?/p>
機器可以做到適應各種停車場景嗎?答案是肯定的。
直著走、橫著走、直角拐彎、走S型彎、原地自旋……新一代激光導航AGV搬車機器人搬車“姿勢”多樣,令人嘖嘖稱奇。這臺機器近18厘米高、5米長、1米寬,有效負載是3噸,但是動作靈活,可以適用于多種停車場景。同時,據介紹,為了緊跟當下停車產業的需求,新一代的停車充電一體化智能設備也已推出,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停車服務。
這么靈活的搬車機器人會不會不夠“穩重”?其實,這臺機器有著非常豐富的“感官”,可以保障車主和車輛的安全。
在車主人身安全保障方面,負責人介紹說:“我們設計的智能出入口上部有一個3D視覺裝置可以定位車的位置,里面還有紅外探測器以及活體傳感器,對車內的遺留物體和車輛的車距都有全方位精準的檢測,如果車里面遺留了寵物或者孩子,機器可以檢測出來,從而有效地提示車主?!敝劣谶@套機器會不會刮蹭到車身,負責人說:“3D視覺裝置會對車形成立體的檢測,激光會對車的周邊進行測距,機器還配備車輛底盤檢測感應器,這樣就實現了對車輛全方位的檢測?!?/p>
除了增加車位、提高停車取車的效率,如何盤活現有資源、合理調配現有車位也非常重要。
依托網上平臺車位統一調配
據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我們中標了北京市停車資源管理和綜合應用服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把全市所有的停車資源全部接入進來,在這個平臺上可以看到每一個停車位的使用情況;同時根據各區政府的需求,我們還為各區政府建設區級平臺,把各區停車位資源的分布情況、使用狀態等信息全部展示出來。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可以判斷停車資源是否分布合理,哪些地方應該增建停車位,哪些地方應該取消停車位,哪些地方可能會產生由靜態交通引發的動態交通擁堵;第三個平臺是企業級平臺,是幫助停車運營企業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率的工具?!?/p>
這3個平臺通過信息科技把現有的存量停車位盤活,實現將“停車場、停車位搬到網上來管理”,提高了車位利用效率。
針對困擾百姓生活的停車難問題,通過與屬地政府合作,該公司管理的停車場和屬地閑置的土地資源得到改造,供周邊居民夜間錯時停放。居民通過企業研發的“靜態交通共享”小程序,實現對附近錯時共享車位的查詢、登記、審核、繳費等功能。
目前,該公司已經和密云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對34個機關事業單位大院停車場進行改造,向附近居民提供停車位1300余個。小程序一經上線就有近1000個車位資源被預約使用。
技術產品亮點速覽:檜木浴室
檜木浴室內部設施完全由檜木打造,尤其浴缸,沒有在其外層粉刷任何涂料,只是涂抹了一層樹蠟油來保證質地的光滑,最大限度保留了木材最原始的質地。浴缸本身也沒有用釘子連接,而是采用暗榫結構的方式,內部穿插,不在外表留下任何痕跡,整個浴缸就像是一塊天然長成的木頭,看不出任何人工拼接的痕跡。檜木本身紋理清晰,當有水注入浴缸時,水會沿著木材的紋理滋養木材;同時檜木自身的香氣也有防蟲防蛀功效,因此檜木浴室的壽命至少為10年。
PSC集成住宅技術
裝配式建筑有鋼結構、鋼混結構、復合結構,甚至木結構等多種,而不同的結構技術有各自的技術特點和優缺點。針對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技術瓶頸,PSC集成住宅技術(裝配式鋼結構與裝配式混凝土集成住宅技術)通過全系統、全集成、全裝配的建造技術,可以有效滿足裝配式建筑抗火、防水、隔音、節能、耐腐蝕、防震顫等一系列性能需求。
智能門禁
基于海思方案的脫機動態人臉識別設備,通過嵌入式人臉識別、一體化設計,用專業的硬件設備面向終端,提供流暢的使用體驗,可將考勤門禁一網打盡。該設備可獨立完成人臉識別打卡和數據匯總導出,可以對接瀾視云“云點卯”智慧平臺,有完備的智能考勤管理功能,適用于工廠、學校、寫字樓、倉庫等多種辦公場所。其集圖像采集、人臉檢測、人臉跟蹤、人臉比對、活體判斷等功能于一體,識別率高,識別速度更快。脫機動態人臉門禁考勤機無需用戶特意配合,無需電腦控制,易用性強,安裝簡單。
無人機測繪技術
在城市勘察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無人機已廣泛應用。例如基礎地形圖測繪、城市空間規劃、美麗鄉村建設、遺產古建三維數字化等。無人機測繪技術的快速發展將為建筑行業提供優質的項目管理體驗,貫穿從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巡檢及驗收等全建筑生命周期,提升數字化進程、促進智能化升級,為全鏈路下勘測、施工、運維等各個場景賦能。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0.11.09 楊若男 芮露寧 王志帆 記者 汪汀 尚丹寧 蘭海笑